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其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件設備、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2014年10月,華為以排名94的成績成為中國大陸首個進入Interbrandtop100榜單的企業公司。2017年6月30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榮獲中國商標金獎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特別獎。位列2017年度《財富》世界五百強中第83位。
哈爾濱理工大學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和哈爾濱工業高等??茖W校于1995年合并組建而成,1998年劃轉黑龍江省屬,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2008年,在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中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十所高水平大學之一。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歷經60多年的發展,學?,F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哲、文、法、教育、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強辦學實力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201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榮譽稱號。 學校共有4個辦學區,其中在哈爾濱市有東、西、南3個辦學區,在山東省榮成市設有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學??傉嫉孛娣e211萬平方米,教學基礎設施面積9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37萬冊,電子圖書6000GB以上,中外文期刊15萬冊,文獻數據庫30種?,F有教職工3017人,其中專任教師1632人,副高職以上人員83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全日制在校生34500余人,留學生100余人。 全校設有20個學院、1個教學部和1個教學實踐中心,有59個本科專業,11個??茖I,有8個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8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7個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另有10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1個,其中,“黑龍江省電介質工程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批準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黑龍江省高效切削及刀具技術工程實驗室”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高效切削及刀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有6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1所甲級資質的建筑設計院;有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 “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973”、“863”計劃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11項,省部級項目537項,企事業委托項目1300余項。科技成果獲獎175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31項。在教學研究方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項,二等獎38項。出版論著2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9000余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200余篇。主辦有《電機與控制學報》、《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科技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種公開刊物,其中《電機與控制學報》為EICompendex(核心)數據庫收錄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科技與管理》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被收錄為CSSCI(2014-2015)擴展版來源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學校堅持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相結合的辦學方針,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20余個國家的40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建校60多年來,學校為全國制造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很多畢業生都已成為大中型企業和其它領域的技術骨干和領導骨干,被企業(行業)譽為“現代工程師的搖籃”。面向未來,哈爾濱理工大學將以“穩定辦學規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和突出辦學特色,夯實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基礎”為基本發展思路,早日將學校建設成為人民滿意、社會認可、廣大師生校友引以為自豪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科集團),原名機械工業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創建于一九五三年,是我國電工行業多專業、綜合性行業歸口研究所,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的事業單位。1999年7月按照國務院要求,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劃歸上海市。2004年底,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實行整體改制,率先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研究所改制。改制后,隨著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電科集團進一步加快了在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加大研發裝備、檢測服務裝備和產業園區的投入,現已形成擁有一個科技園和三個產業和創新服務基地的集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產品檢測、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和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開邁斯新能源是一家電動汽車充電樁研發商,經營范圍包括電動汽車充電墻盒及充電樁的開發等,致力于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樁服務。
國汽智聯是一家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引領行業發展的基礎、共性問題,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建設新型產業生態創新體系提供基礎模塊和共性平臺,使現有企業能夠在此基礎上更好的發揮自身特長,搶占未來技術競爭制高點,提升我國智能網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加速中國從汽車消費大國向汽車工業強國的轉變。
-威馬汽車是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基于全球人才、科技、研發、制造及產業鏈資源,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完善、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WM是德文Weltmeister世界冠軍單詞的縮寫,意為威馬要制造“世界冠軍”級的智能汽車產品。? -威馬汽車在未來產品規劃上實行“128”戰略,即圍繞1個核心架構,延伸出“STD”和“PL”2個整車平臺8款產品。 -目前威馬已經擁有超過600人的核心團隊,其中70%-80%來自整車行業,20%-30%來自互聯網。分布在德國(技術中心)、上海(總部、設計中心、研發中心)、北京(大數據中心)、成都(研究院)和溫州(工廠)。 -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已在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開工奠基,未來將建造遵循“智能制造C2M”的工業4.0工廠。
上海拿森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專注于線控底盤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上海,并于杭州設立產業化基地(IATF16949)。拿森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驅動力,完全自主掌握軟件、硬件、機械結構、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已形成50余項發明專利,具備領先的技術創新力和產品升級能力。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于2018年3月掛牌成立,是第二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首個國家級的汽車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地處亦莊經濟開發區,由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等作為牽頭建設單位,共建單位囊括產、學、研各個領域,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開放運行機制,涵蓋了上下游產業鏈優勢資源。國創中心秉承“國家使命”、立足“行業需求”,對標國際水平,聚焦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插電式混合、電驅動、電控、輕量化、整車集成、前瞻技術等九大領域,開展了開源整車平臺、聯合共建實驗室、前瞻技術檢測驗證服務、創新孵化和基金創投、知識產權資產運營等六大業務,致力于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策源地。
蔚來汽車是一家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商。主要產品包括電動方程式賽車以及EP9型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發布的概念車EVE是一個無人駕駛的移動生活空間,通過全景座艙、智能全息屏幕等交互技術,實現了車與環境、人與環境的融合。隸屬于上海蔚來科技有限公司。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偉股份 300919.SZ)成立于2014年9月,是湖南中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上市主體,公司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國家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廠”等示范項目稱號。中偉新材料是專業的鋰電池新能源材料綜合服務商,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目前已與國內外數十家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核心產品成功躋身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高端供應鏈,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大3C領域、動力領域、儲能領域。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