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下午,電動汽車消防安全系列CSAE團體標準宣貫培訓會在京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消防協會聯合主辦,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和杭州中傳消防設備有限公司聯合協辦。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馬春生副處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侯福深副秘書長、中國消防協會王鵬翔主任和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處李躍偉處長出席了會議。來自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主管部門、消防機構、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儲能企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電動汽車消防設備企業、動力電池及消防產品檢測機構、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單位的共16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侯福深副秘書長進行會議背景介紹
馬春生副處長為大會致辭
王鵬翔主任發表講話
首先,侯福深副秘書長對會議召開的背景作了簡要介紹,并強調了這次宣貫培訓會不僅是對已發布9項電動汽車消防安全團體標準的解讀,更是對過去5年來項目研究團隊在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方面研究成果的集中總結與發布。馬春生副處長作了講話,他充分肯定了“兩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消防協會)及公安部上海消防所在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命門,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同時強調與傳統汽車相比,由于新能源汽車具有“新(新生事物)、難(動力電池安全控制難)、廣(涉及領域及部門廣)”等特點,電動汽車消防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相關研究依然任重道遠,不可忽視。王鵬翔主任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消防協會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并表示今后將繼續推進消防安全相關團體標準工作。
會議現場
之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黃昊副研究員系統介紹了近五年來在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了初步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標準研究編制組分別對9項電動汽車消防安全團體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包括標準的主要內容、適用范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操作規程等內容。在每項標準解讀后的互動環節,現場參會代表與解讀專家就具體技術細節進行了深入討論,現場討論氛圍熱烈。
互動環節
最后,侯福深副秘書長對會議作了總結,表示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研究工作仍將持續開展,尤其是在電動汽車V2G融合技術、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等前沿領域仍需加強消防安全研究工作,同時也希望電動汽車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工作中。
背景資料:
為了推動“汽車-消防”跨領域的研究合作,2013年7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中國消防協會在北京聯合簽署了“汽車消防安全戰略合作協議”。在該協議框架下,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和杭州中傳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持續開展了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研究工作,在動力電池熱失控研究、電動汽車應急救援規程建立、專用自動滅火裝置開發等方面已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并研制發布了《電動客車應急出口設置規范》等9項團體標準。主要研究成果簡介如下:
(1)電動汽車行業消防安全標準體系框架:對動力電池生產、儲運、充換電基礎設施、電動汽車整車4個方面的火災預防和滅火救援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梳理了電動汽車行業消防安全領域現有的標準規范,歸納了行業中各環節的火災風險,編制了“電動汽車行業消防安全技術規范體系框架”。目前,該標準體系框架中的大部分內容已被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路線圖》采用,并在標準化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根據輕重緩急、逐步推進的原則,逐步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同時該標準體系框架還指導著電動汽車消防安全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
(2)電動汽車消防安全技術及自動滅火裝置研究:開展了動力電池燃燒、滅火試驗等研究工作,總結了動力電池燃燒特性及滅火技術。分析了動力電池熱失控初期特征,并開發了“電動汽車鋰電池包自動滅火裝置”。通過國家消防裝備質量檢查中心檢驗,可實現鋰電池包燃燒10分鐘之內不起火爆炸,為乘車人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3)電動汽車消防安全系列團體標準編制:編制完成了《電動汽車識別標志》、《電動汽車產品使用說明的編制要求》、《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箱自動滅火裝置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電動客車應急出口設置規范》、《電動公交車應急疏散預案編制指南》、《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救援規程》、《事故后電動汽車處置規程》、《電動汽車事故應急救援規程》和《小型儲能電站消防安全技術條件》等9項CSAE團體標準。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