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單位登錄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官網
所在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態 > 聯盟動態

【標準動態】 T/CSAE 116-2019電動汽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單體拆解技術規范解讀

發布時間:2020-09-10 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T/CSAE 116-2019電動汽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單體拆解技術規范》于2019年10月正式發布,該標準由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和支持,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牽頭研究和編制,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臺環保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賽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天能集團等單位參與研究與編制工作。

      我國電動汽車已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關鍵時期,而隨著電動汽車的廣泛普及,動力電池的退役量也逐年增加?!豆澞芘c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等明確了“建立相關行業共享測試平臺,建設國家級整車及零部件研究試驗基地”等工作。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亟需通過新技術突破,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升級。另一方面,隨著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退役動力電池也需要進行安全有效的處理。當前急需形成退役動力電池材料回收利用的產業鏈,完成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閉環,降低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這一過程中,動力電池單體拆解是將電池的關鍵材料進行回收,實現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閉環的關鍵步驟。

      動力電池單體的拆解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由于拆解方法不當導致的電池短路、穿刺等情況會引起起火、爆炸。另一方面,由于拆解和儲存、轉移的方式不當,也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我國為了規范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提出了《GB/T 33598-2017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這一動力電池系統和模塊相關拆解的標準。而該項標準旨在規范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過程,只規定了動力電池從系統到模塊和從模塊到單體拆解的過程,對于單體以下層級的拆解并沒有提出要求。制定動力蓄電池單體拆解分析技術規范能夠更好的規范動力電池單體拆解的流程,提升電池拆解效率,促進我國動力電池技術水平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開展調研,在制定動力電池單體拆解技術規范的過程中,能夠加快動力電池產業化的進程,為產業有序發展提供幫助和導向。

圖1 標準編制思路和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電動汽車用鋰離子蓄電池材料回收再利用過程中單體拆解的術語和定義、要求和作業程序。適用于電動汽車用鋰離子蓄電池材料回收再利用過程中單體拆解,儲能用鋰離子蓄電池單體的拆解工作可參考使用。

      在標準內容方面,首先在一般要求中提出了電池拆解企業應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電池拆解應按照電池生產企業提供的電池信息或拆解手冊,制定拆解作業程序或拆解作業指導書,進行安全拆解。進一步的,推薦采用機械或自動化拆解方式,以提高拆解效率及安全性。在場地要求方面,對于拆解場地及拆解得到的材料或部件儲存場地的安全設施、環保設施、噪聲以及人員健康防范設施提出了要求。在裝備要求方面,拆解裝備應充分考慮防火、有害氣體處理、粉塵處理、廢液處理,降低能耗。在安全要求方面,分別對人員安全、拆解安全和儲存安全提出了要求。

      在單體拆解的工藝流程方面,本標準提出了動力蓄電池單體的拆解作業可參考流程,并鼓勵企業可根據自身技術路線,進行合理設計。進一步的,通過調研和匯總當前行業領先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技術路線,在資料性附錄中提出了含負壓抽離技術的鋰離子蓄電池單體拆解、含干燥熱解技術的鋰離子蓄電池單體拆解和含化學萃取技術的材料回收這三類典型動力電池單體拆解后回收的工藝流程來作為標準支持技術內容和拆解作業參考流程。

圖2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的單體拆解技術路線

      本標準規范了動力電池單體拆解流程,強調了單體拆解過程中安全、環保和節能等相關要求,能夠有效提升拆解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對現有國標《GB/T 33598-2017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的重要補充,能夠促進我國動力電池突破高效回收技術路線,實現產業鏈的閉環,對相關企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以上標準解讀無法覆蓋所有細節,如有其他疑問歡迎交流討論。如需要標準全文,可以聯系我們:

郵箱:dingquan@sae.china.org

(6)

首頁 聯盟介紹成員單位技術委員會重點工作最新動態共享數據庫聯系我們橫幅廣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

亚洲伊人久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