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單位登錄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官網
所在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態 > 產業動態

續超前:加強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助力汽車強國展翅翱翔

發布時間:2021-09-04 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2021年9月4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續超前在泰達論壇發表了題為“加強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助力汽車強國展翅翱翔”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解振華特使,辛國斌副部長,連茂君書記,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2021年泰達國際論壇,在此謹代表科技部高新司對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汽車界的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

      當前由中國引領的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在全球成為大勢所趨,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創造性,成果顯著。截至今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600萬輛,產生了一批國際一流的技術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業鏈,成功走出一條以創新鏈發展帶動產業鏈形成,以示范推廣拉動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的發展路徑。

       當下恰逢“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由政策引導向市場驅動轉變的攻堅期,在此背景下本次論壇召開對于產業界、學術界理清思路、凝聚共識,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未來機遇和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主要想就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談幾點想法。

       一、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已成為戰略必爭領域,綜合考慮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發展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方面態勢。

       1.碳達峰碳中和要求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轉型,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碳中和發展愿景,對碳排放大戶——汽車要求進一步嚴苛,歐洲新政持續加碼,今年公布的計劃提出2030年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較2021年減少55%,2035年新車排放歸零的目標,如果不發展新能源汽車,全球汽車產業將很難達到各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

       2.汽車與其他高技術領域融合,新一代汽車技術體系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技術的融合更加緊密,V2G技術發展使得未來新能源汽車汽車將成為一個個穩步式儲能單元,為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過程中的電網波動提供了有效途徑。其次新能源汽車也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也正在不斷加深,重新定義了汽車產品屬性。向著移動智能終端和空間衍變,傳統汽車技術與先進制造,新材料技術的融合,也為這一傳統的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押注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美國新出售的汽車半數為零排放。大眾、寶馬、奔馳新能源汽車銷量均超過10萬輛,德國大眾提出2030純電動汽車份額上升至50%,奔馳企業戰略從電動為先轉為全面電動目標,目標到2030年全面純電動化。總的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焦點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研發與產業化方面,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誰就能在新的競爭賽道中拔得頭籌,贏得未來。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仍然存在若干的痛點需要高度關注。

       1.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對于高度電動化新能源汽車,車規芯片是重要的問題??萍疾績赡昵邦A計到這個問題,部署開展車規芯片測試研究,開展國家技術創新牽頭,成立了中國汽車芯片產業聯盟,圍繞關鍵汽車芯片,協同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技術公關、平臺搭建、標準制訂、測試評價、芯片上車等工作。

       2.新能源汽車低溫充電慢、續航里程降幅大、高溫安全性差問題,這一問題嚴重影響新能源汽車低溫環境下正常使用和全天后條件下的安全運行,為解決這一難題2021年5月科技部發布揭榜掛帥項目,不設門檻向全社會公開遴選團隊,高安全的技術公關,實實在在解決用戶困擾。

       3.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成本高的問題,氫氣成本嚴重制約了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針對用氫成本偏高和重載商用難的問題,一方面科技部推進高密度車載儲氫攻關,另一方面強化氫的制造、儲存、運輸全鏈條疏通,帶動氫能供應體系為加氫站配套設施建設和氫能關聯產業發展打好基礎。

       當然上述提到的問題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相信各位學術界、產業界共同努力下,通過堅持不懈的科學攻關,我們都能夠徹底解決。

       三、堅持問題導向,促進新能源汽車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堅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縱三橫的布局,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創新鏈,從能源動力、電驅系統、智能駕駛、車網融合,支撐技術、整車平臺方面持續支持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支撐和引領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圍繞電動汽車產業鏈最關鍵的動力電池,前瞻部署新體系動力電池,全固態金屬鋰電池技術,開展無鈷動力電池和工業混合態鋰離子電池開發。

       2.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的燃料電池和儲氫系統,和固體氧化物電池,車載液氫系統顛覆技術,重點突破高功率燃料電池電堆、高功率、長壽命燃料電堆等核心瓶頸技術。

       3.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共有環節,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電驅動系統,高性能電驅動技術,支持線控底盤、高精度自動駕駛、動態地圖,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整車輕量化、模塊化技術。

 

(本文根據泰達汽車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供參考。)

(0)

首頁 聯盟介紹成員單位技術委員會重點工作最新動態共享數據庫聯系我們橫幅廣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

亚洲伊人久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