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單位登錄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官網
所在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態 > 產業動態

萬鋼:跨界協同 聚合賦能,助力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發布時間:2021-09-17 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9月16日,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1)主論壇正式開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出席上午的 “碳中和愿景下的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戰略”主論壇 ,并做主旨報告。

 

萬鋼主席表示,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快速提升,特別是在以歐盟、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新能源汽車迎來全面市場化突破拐點。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影響不斷加深,跨界協同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車能融合”“車路協同”“車網互聯”聚合賦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他強調,要共同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環境,突破發展瓶頸,加強跨界協同,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曉明書記,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和大家再次相聚海口,共同商量如何在碳中和的愿景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兩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形成了2035年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共識。今年以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跨國協同成為各界、各產業實現碳中和的必然選擇。衷心感謝韓正副總理視頻參會,為我們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中國政府推動創新發展,實現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意愿,同時要求與會的朋友們共同實現創新突破、跨界融合、市場主導、開放合作,從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愿景。同樣感謝阿洛克.夏爾馬先生,感謝他對推動碳中和、共同實現低碳發展的決心和意愿。

 

沈曉明書記熱情洋溢地介紹了海南這一年來的新進展,四個百分之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臂猿保護效果顯著,又回到了海南。海南的生態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特別是海南率先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域清潔能源汽車的新增車輛銷售,這讓大家都十分鼓舞。我們希望海南發展成為各國新能源汽車聚集地,也成為為全國各地游客們提供新能源汽車體驗的場地。

 

年輕的時候我們就希望開上世界上最先進的車,今天,青年時代的愿望就要實現。我想借此機會,就“如何跨界協同,助力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跟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思考。

 

首先,我想談一談如何通過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提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已接近245萬輛,同比增長168.1%。歐盟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今年銷量達102.9萬輛,同比增長157.1%,其中,英國同比增長188.73%,德國同比增長179.38%,美國同比增長115.86%;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持著高速的增長,產銷量同比增長2倍,銷量達到120.6萬輛,與2019年持平,與2020年上半年銷售相比,增長200%。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已接近730萬輛。我們市場銷售率到今年6月底達到9.36%,7、8月份超過10%。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輛。

 

回顧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早在2001年,在徐冠華部長倡議下,國務院啟動了國家新能源汽車重大科技專項,明確了能源安全、污染防治、產業發展的目標,形成了三縱三橫研發布局,組成了由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研發基礎。

 

經過了十年,經歷了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大規模實驗的考驗,從2009年到2010年,我們啟動了以公共用車為主,即公交車、出租車為主的“十城千輛” 新能源汽車推廣活動。2012年,中央頒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第一個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明確兩個目標,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50萬輛,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在當時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個時候市場滲透率只有0.1%左右。到2020年規劃結束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550萬輛。之后,我們不失時機地在2021年頒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第二個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2035年成為市場主流的發展目標。最重要的是,我們提出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興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研究設施。

 

很多朋友問我在新能源汽車的這一發展過程中的體會,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快速發展,總歸要找一些規律。回頭去看,經過近十年的研發,自2010年開始進入產業化過程,新車銷售的市場滲透率“從零至1%”,主要應用于公交和出租車市場,處于以政策為主體的市場化啟動階段;“從1%增長至5%”,進入以產業為主體的市場培育階段,政策推動私家車市場逐步開發;“從5%增長至10%”,進入以多元化用戶為主體的市場化快速發展階段,財政補貼將逐步退出,這個增速的加快,表明當產業作為主體時,用戶的需求將是牽引這個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雙輪驅動,更多的是要依靠市場驅動階段,今天韓正副總理的講話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政府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發展,充電樁換電站的發展,解決商務車的氫能和燃油電池的發展,仍然要發揮作用。

 

我們相信在用戶為主體的階段,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一個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當我們實施第二個產業規劃的時候,特別強調要提升創新能力,構筑產業生態。

 

下面我想談一談我對“跨界協同,集聚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看法。

 

第一,“車能融合”為電力驅動注入新動能。推動產業跨界的融合,要引導汽車、能源、信息通訊等產業的跨界融合,建立面向未來出行的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創新平臺,聯合攻關基礎交叉關鍵技術,整體提升汽車產業和關聯產業融合創新的能力。我們知道當前產業變革的三大驅動力來自電力驅動、智能網聯和低碳出行的需求。因此,推動產業跨界協同發展,就意味著需要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的融合、車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協同,以及車與網絡產業的融合。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在碳中和背影下,最佳的驅動能源載體將不再是汽油和柴油,而是作為各種能源中間載體的電力和氫能,他們具有來源多樣化的特點。最近中央財經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可以廣泛的應用于交通行業,包括氫能源的輕軌、水下交通和工業的應用。而且重要的是,氫能和電力二者是可以互換的,電力可以以一種氫氣的方式來補充。很高興在國家電網的展臺上看到了我們一直所說的如何利用好新能源汽車來進行填峰補谷,一輛家用汽車24小時停在停車場,如果停的時候電能可以補充給電網的話,可以減少建立一大批儲能電站。對于客戶來說,在波谷充電,在高峰的時候向電網補電,即履行了社會責任,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所以,我的觀點是電動汽車和電網的雙效高效互動,能夠降低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能夠提升清潔電力的使用,提高電網調峰的效率和安全應急響應的能力。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是商用車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同樣可以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工業和更高效的儲能供電體系。今年4月份,我有機會到楊浦工業園區考察了中石化,討論了如何在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在碳中和愿景實現的過程中,提升石油化工業的變化,使其即能提供所需材料,又能為清潔能源的交通提供動力?,F在我們并肩戰斗,希望可以推進這個夢想的實現。

 

第二,“車路協同”為智能網聯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大家都在談自動駕駛是L1、L2、L3還是L4,但是有這樣一個情況大家都碰到過,車輛在行駛時,左邊一個大客車,右邊一車大客車,這時候探頭發揮作用就難了,似乎對于一個無人駕駛的汽車會陷入一個困境。但實際上當車和路結合的時候,在我們現在各大城市中80%以上的路口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檢測系統,即有圖像探頭,也有邊上的預警探頭,同時地下還有感應的線圈,如果我們把這些信息放在交叉路口,所有車輛經過的時候,都可以得到全景的狀態,可以看到行人的闖入,事故車輛等。把車載探頭和路上能夠提供的信息結合起來,就能呈現車和路的結合,就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野的智能認知,把多元化的信息集中到車里,就可以避免單車智能存在的感知局限,避免車和車的行為沖突,實現群體的運動協同,這也是人工智能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背景下的車路協同,可以在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傳感器的成本。同樣在5G背景下,可能自駕游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一個崎嶇的山路上大家都要小心翼翼,想超車卻不敢超車,但是當遍布各地的5G網絡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條路的全景情況,就可以有目標的確定我們自己的行為,這樣的話,自動駕駛才能真正的做到安全、高效、綠色和便捷出行,這將是新能源汽車通過車路協同發揮的重要的作用。

 

第三,“車網互聯”助力構建共享出行新生態。如果要實現碳中和的話,我們有必要提供現在有關汽車的效率,車能協同是一個效率,而車和網絡的協同,道路和城市的協同以后,將實現交通網、物聯網、能源互聯網的多網融合,最終形成新的生態體系。所以我們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的新方式,現在已經有了從傳統公交車、出租車到共享網約車、到企業主動提供的綜合服務的共享,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的形式來推動汽車使用效率的提高。這些協同發展和汽車產業有沒有關系呢?我想這帶來了一個基礎性的重大變革,首先車和能的結合,車輛即要吸收能源,同時釋放能源,還要維持住他所需要行駛的能量,網要智能化,車需要在充電設施上進行改革。

 

跨界協同將帶動新能源汽車電力電子、電氣架構的變革。驅動系統、電機電池以及控制架構將引起電力電子架構的升級,高速的IGP到第三代半導體的變化,這將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刂齐娮蛹軜嫷淖兓?,傳統汽車從90年代的機電一體化以來,形成了由一大批ECU所構成的分布式的結構,越是在底層越不是高端的芯片,但是作為產業鏈的組成部分,它的斷供對汽車的生產是致命性的。新的跨界協同和智能駕駛、電力驅動的形式下,需要把整個控制電力架構從分布式的架構向集中式的架構轉變,實現基于汽車高速網絡技術和5G網絡的整車云計算平臺,也就是在駕駛的時候可以不斷的從云上獲得必要的信息,參照執行智慧駕駛行為。

 

最后,我想談一下綠色低碳,如何加快汽車產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當前我們還是要高度重視市場,因為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以客戶為主體的過程,所以整車的低溫性能受限、高溫性能問題頻發、燃料電池的瓶頸等問題還需要突破,同時還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傳統科學上的基礎科學研究和實驗驗證。我們需要協同推進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別是材料的回收,來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同時,我們還需要因地制宜來探索多樣化的技術方案,滿足多元化的商用車市場需求,加速商用車電動化的進程。推動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的低碳發展是一個當前的大格局。首先,我認為汽車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階段的碳排放的比例會進一步的上升,隨著電力的清潔化、新能源汽車的高效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碳排放將大幅度的降低。相對來說在制造階段材料周期的碳排放的占比將提升,為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無論是動力電池、電機還是零部件的碳排放也值得我們關注,面向碳中和的低碳發展是貫穿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的。通過新能源汽車能源供給的低碳化、材料供應的低碳化、生產過程的低碳化、交通出行的低碳化,推動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同時,發揮海南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的先導和標桿作用。加快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這是總書記對海南提出的任務;充分發揮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這是海南的先天條件。全方位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應用,高質量建設全島智慧低碳出行服務網絡,高水平構建全球開放的基于5G通信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向世界貢獻國際旅游島的交通電動化和低碳發展中國方案。剛才曉明書記提出了讓我們深思的問題,海南島海平面的上升也是困擾所有島嶼經濟的大問題,如何面對氣候變化的過程,通過自身的綠色化、低碳化的發展避免這個過程,得到更好的發展模式,就是我所說的希望海南起到先導和標桿的作用。

 

回想COP21在巴黎協定,我受習近平主席的委派參加了當時的行動,目標就是參加清潔能源革命,當時很多領導人都到了現場共同商討任務,我們的投入是翻番了,我們的市場翻了兩倍,我們完成了當年COP21交給我們在能源革命上的任務。在2016年北京的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上,我們共同啟動了2030年達到30%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今天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是完全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的。

 

碳中和目標下的發展環境還需要我們攜手打造,與全世界共同發展。具體而言,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能源供給、材料供應、生產制造、交通出行等領域碳中和技術聯合研究與學術交流。二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關鍵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完善與發展。三是探索整車、重點零部件產品低碳認證標準國際互認,推動汽車產品碳排放信息的互聯互通。四是建立全球汽車產業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領域的合作對話機制,形成以公平為原則、協同為核心的國際汽車貿易低碳管理機制。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朋友們,未來五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期,也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各方應把握全球低碳發展目標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突破制約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推動產業跨界協同、實現“車能融合”、“車路協同”、“車網互聯”,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規模,為實現新能源汽車制造和運行過程的碳中和發展愿景持續努力!

 

謝謝大家!

(0)

首頁 聯盟介紹成員單位技術委員會重點工作最新動態共享數據庫聯系我們橫幅廣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

亚洲伊人久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