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動力電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項目啟動會成功召開。會議主要討論了動力電池智能制造實現形式、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思路和框架。
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依托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線下結合線上的形式舉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電動化中心主任、電動汽車聯盟副秘書長趙立金擔任主持,參會專家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電動汽車聯盟電池專委會主任肖成偉、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專家馮安民、以及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蜂巢能源有限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浙江冠宇電池有限公司、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有限公司、達索系統中國-達索析統(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等代表。
秘書長助理趙立金首先介紹了項目背景,他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智能制造是整個制造業加速轉型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進入了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的極限制造時代。智能制造是未來驅動電芯和系統變革重要的推進劑,也是未來提升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降低動力電池成本的重要抓手。2020年10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和方法的國家標準發布,一些行業依據國家標準也制定了適合本行業的團體標準。隨著電池產能的增加和新工廠的設立,智能制造轉型加快,一些“燈塔工廠”“零碳工廠”成為標桿。但我國動力電池整體智能制造水平到了什么程度缺少相應的行業評估標準。經過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電池專委會提議和企業申請,目前有14家電池企業、裝備(軟件)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入到“動力電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項目的預研工作當中來,相關標準草案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筆起草。
陽如坤董事長介紹了我國動力電池制造現狀與挑戰,國外動力電池智能制造的情況,電池智能制造實現的形式,以及成熟度評估思路和框架。他認為,電池智能制造的綜合目標是質量、安全、效率、成本、能耗;電池制造是大規模制造業,合格率是關鍵;電池要基于全生命周期制造:制造與回收循環;電池制造要強調機理,從本質出發,理解和解決問題;電池制造時用數據發現問題,揭示未知、解決問題;同時關注電池制造的特殊性:安全、能耗。數據是智能制造的關鍵,電池制造數據閉環是質量優化的方法。單機智能、多機智能、分線智能和整線智能,加上來料數據、過程數據和輸出質量數據構成了閉環系統,就有了現代電池智能制造的思想。他還介紹了動力電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的模型和方法以供參會代表討論。各參會代表介紹了本公司產品以及在電池智能制造中的工作,同時對標準草案提出書面修改意見。
肖成偉主任最后對啟動會作了總結,他提到電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可引導行業發展,通過評估成果發布,可對整車廠或儲能領域形成產品推薦。評估的最終目的是對電池質量安全、產線效率、產線能耗和產品成本能有好的支撐。他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把工作做好,以促進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進步,同時希望研究成果能夠在國際上推廣,從而提高中國電池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如有意向參與該項目的研制,請與聯盟秘書處聯系。歡迎各相關單位積極參與,謝謝!
電動汽車聯盟秘書處
咨詢電話:趙老師 13621079799 丁老師 18611215303
郵箱:dingquan@sae-china.org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