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及線控制動與底盤智能控制工作組工作會議在深圳召開。本次會議對分會委員進行了增選,重點研討了面向2025的智能底盤平臺定義、EMB的產業化推進工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趙立金,清華大學教授、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張俊智,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首席侯杰、比亞迪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凌和平、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張曉東、北京理工大學車輛系主任鄒淵等副主任委員,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副總經理蘇亮等分會委員,以及秘書處和列席嘉賓共9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張俊智教授主持。
分會委員增選
本次會議按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業分會工作條例》對分會委員進行了增選,增選分會委員13名,具體名單如下。增選后分會委員共計45人。
面向2025的智能底盤平臺定義
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何承坤介紹了智能底盤技術平臺定義工作的背景意義及總體安排,將聚集行業當前關鍵技術難題和未來競爭技術需求,進一步定義清晰2025年達到量產水平的智能底盤牽引性技術和大規模應用的乘用車與商用車智能底盤代表性產品技術。技術平臺分為智能底盤關鍵零部件技術、總體架構設計技術、切換控制技術、健康狀態管理技術和開發測試技術五大部分,由清華大學牽頭推進。
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凌和平介紹了乘用車智能底盤產品平臺定義,乘用車產品平臺定義框架分為共性特征和差異化特征兩部分。其中共性特征部分包括系統架構和功能架構,差異化特征部分包括極限運動、高端公務、城市運行和智能越野四部分,對應由比亞迪、一汽紅旗、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牽頭編制。
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制動開發高級主任師萬里恩介紹了商用車智能底盤產品平臺的定義,根據商用車使用場景,下設重型車平臺、輕卡平臺、客車平臺、特種車平臺四個小組,對應由一汽解放、福田汽車、鄭州宇通和三一重工承擔編制工作。
EMB的產業化推進
菲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趙輝介紹了乘用車EMB系統與開發進展情況,并從技術、零部件性能、成本、法規認證等維度分享了EMB系統推廣的制約及意見建議,希望盡快出臺適用的標準法規。
瀚德萬安(上海)電控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剛介紹了商用車EMB產品開發進展、測試驗證情況及相關開發難點,并分享了當前國內和歐盟的EMB法規現狀及法規建設意見建議。
會上各參會專家就智能底盤平臺定義工作、EMB的產業化應用發表了各自看法,對上述工作以及分會后續工作提出諸多寶貴意見建議。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對分會前期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向張俊智教授及參與分會工作的各位專家表達感謝和敬意。侯秘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在整車集成及三電技術方面已實現技術突破,在諸如底盤等傳統技術領域發展仍相對滯后。在汽車強國的背景下,分會的前期工作有力推動了政府層面對于新型底盤架構開發的重視,希望能夠繼續以問題導向,推動智能底盤相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表示學會發揮好行業溝通交流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促成新技術新產品的交流合作,推動標準法規建設,匯聚行業力量,形成發展共識。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