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電動汽車聯盟四屆二次理事會暨技術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辦。聯盟理事長侯福深出席會議并致辭,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李開國,副主任汪正勝、吳志新,聯盟副秘書長貢俊、肖成偉、邵浙海,聯盟理事中國一汽韓令海,深藍汽車周安健、清華大學李建秋等90余人出席了會議。聯盟新成員單位深圳控匯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吳有才董事長致歡迎辭。聯盟秘書長趙立金主持會議。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聯盟理事長 侯福深
侯福深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聯盟既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突破發展的見證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自2010年成立以來,聯盟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技術路線方向引領、團體標準研制和學術交流組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產學研用合作成效。聯盟的成就離不開理事、專家委員和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尤其技術專家委員會發揮了核心作用。希望聯盟后續著重從滿足國家重大科技戰略需求,長期保持產業技術優勢,滿足行業企業現實技術需求,提升產品技術競爭力以及團體標準創新等方面開展工作,持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圍繞共性需求,開展產學研及跨行業的協同創新。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聯盟秘書長 趙立金
趙立金秘書長針對聯盟2023年度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做匯報,從聯盟組織發展、工作組建設、共性技術課題研究、團體標準研制、學術交流研討、人才培養等方面匯報了年度重點工作及成效,分析了聯盟存在問題和面臨的產業形勢,并介紹了聯盟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2023年聯盟組織持續壯大,成員數量拓展至75家;
出版《電動汽車智能底盤技術路線圖》,發布《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平臺定義》、《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技術路線圖》,持續引領技術發展方向;
以定向課題和開放課題相結合的方式,立項22項課題,助力解決產業共性關鍵問題;
開展29項CSAE標準研究,推動標準+認證+檢測一體化工作;
重啟“走進企業”活動,提供高效、精準的業務對接服務,促成整零合作項目2項;
全年組織各類技術交流活動41場,線上線下累計26.4萬人次參與;
舉辦第二屆動力電池挑戰賽,以賽促學、推進產教融合;
通過科協、學會等渠道推薦科技人才與獎項,搭建人才成長平臺。
理事會充分肯定了聯盟上一年度的工作成效,審議通過了聯盟年度工作報告;新增聯盟理事單位與成員單位;理事、技術專家委員及秘書處任職人員調整;成立汽車電子元器件工作組;制訂聯盟工作組工作細則等議案。
新增理事單位1家: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新增成員單位21家 :
寧德時代、蘇州匯川聯合動力、極光灣科技、北京索德電氣、羅克佳華科技、深圳市控匯智能、安泰科技、河南永立安檢測、艾菲汽車零部件(武漢)、上海同馭汽車、天津英捷利、內蒙古工大、河北工大、上海交大、重慶大學、西安交大、長安大學、大連理工、上海海洋大學、江蘇大學、重慶交大
觀察員單位3家:
億創智聯、蜂巢智能轉向、昆山市易泰汽車
聯盟理事單位授牌
聯盟成員單位授牌
聯盟理事聘書頒發
聯盟技術專家委員聘書頒發
聯盟副秘書長聘書頒發
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李開國
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由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李開國主持,與會專家圍繞聯盟共性技術需求、國家項目指南建議與組織申報、汽車電子元器件發展方向及開展課題等方面建言獻策,充分研討。李開國主任對各位專家提出的中肯意見,以及長期以來對聯盟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圍繞持續探索共商共建共享的組織模式,把握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方向,凝練行業共性技術需求,提升團體標準影響力,解決產業發中展的難題及汽車電子元器件等卡脖子技術,引領產業生態建設與產業國際化等方面做總結發言。
聯盟技術研討
侯福深理事長在最后的會議總結中指出,聯盟可以發揮組織產、學、研、用全鏈條攻關和產業化應用的優勢,爭取國家項目支持,更重要的,應該發揮好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自發地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研究;圍繞前瞻技術和基礎研究,應堅持聚焦產業界關心的領域,尤其聯盟內整車企業需求;對于可能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要深入調研,及時形成專報向上匯報;要加強聯盟工作同汽車學會內部體系的協同,同時要進一步發揮好聯盟秘書處的關鍵作用。希望在所有理事、專家、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聯盟工作能更好的向前推進,為行業的創新發展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