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已啟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修訂工作。路線圖3.0立足汽車產業變革新視角,提出“1+5+X”的研究框架,設置1個產業總體研究,節能技術、新能源技術、智能網聯技術、共性支撐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5個技術群研究,以及26個專題研究。“1+5+X”研究框架將迎合產業技術發展新形勢、新變化、新需求,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3.0旨在提出面向2040年構建新型汽車強國產業生態的頂層設計和行動計劃,為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指引,2025年上半年正式出版發行。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擔了節能技術群、新能源技術群、共性支撐技術群部分專題研究工作。
2024年2月2日下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動力電池專題啟動會以線上召開的形式順利舉行。動力電池專題組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肖成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杰,動力電池專題副組長北京大學教授夏定國、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濤、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麗芳、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新能源專項總工程師王芳,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一汽、北汽、東風、宇通等整車企業;寧德時代、弗迪電池、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廣州天賜、河北金力、寧波容百、中偉新材料等材料企業;尚水智能、利元亨、先導智能等設備企業;博萃循環、邦普循環、格林美等回收企業總共累計近200位專家參會。
線上參會情況
會議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主任、動力電池專題組長肖成偉主持,他首先說明了技術路線圖3.0編制的背景和重要意義,然后介紹了參會的主要嘉賓,呼吁大家一起把3.0動力電池專題研究做深做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化中心研究員,動力電池專題聯絡人孫旭東從整體上匯報了3.0動力電池專題修訂方案,他先對路線圖3.0的研究背景、行業影響力、總體目標、修訂原則、研究框架進行了介紹,然后從專題研究目標、研究框架、重點研究內容等角度對動力電池專題的研究進行講解,最后介紹了組織架構、團隊分工、研究方法和工作計劃。
技術路線圖3.0動力電池專題初步研究框架
技術路線圖3.0研究階段時間進度
后面是各子領域的副組長匯報子領域的研究方案。北京大學教授夏定國匯報了關鍵材料領域研究方案,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濤匯報了動力電池領域研究方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麗芳匯報了系統集成領域研究方案,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匯報了電池制造技術領域研究方案,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戰略企劃部部長武雙賀(代總經理鮑偉)匯報了電池回收及再利用領域研究方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新能源專項總工程師王芳匯報了研發工具、測試評價及標準體系領域研究方案。
每個子領域匯報完畢之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動力電池專題組長黃學杰組織參會專家開展研討。來自不同類型單位的專家們各抒己見,紛紛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同時,各子領域已組建研究團隊,將逐步推動研究和編制工作。
會議總結階段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偉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杰進行總結。他們指出,一是要盡快組建各子領域研究團隊,爭取節前完成;二是要統籌協調各子領域的研究內容,對涉及到交叉的技術內容展開研討;三是要按進度推動整體研究工作,為總報告提供輸入。
技術路線圖3.0整體時間進度
電動汽車聯盟承擔了路線圖3.0節能技術群高效動力、低碳零碳、整車節能三個專題,新能源技術群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充電基礎設施三個專題,共性支撐技術群智能底盤、電子電氣架構、汽車芯片三個專題,如果相關單位和專家想參與路線圖研究工作,請聯系相關專題的組織保障員。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