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單位登錄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官網
所在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態 > 聯盟動態

中國汽車報專訪 || 趙立金:打造政產學研金服一體化汽車科技協同創新平臺

發布時間:2024-04-16 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當前,汽車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創新載體,各類新技術在汽車上加速迭代創新,為此,推動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也就成為了汽車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實踐。為有效推動汽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4月12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常州舉辦了“2024汽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大會”,會議期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趙立金就如何打造集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金融支撐、資源優化配置為一體的汽車科技協同創新和交流平臺,接受了《中國汽車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通過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賦能,汽車有可能會率先成為最佳的應用載體,這就需要產學研各界圍繞汽車科技創新和高效的成果轉化來做更多的推動工作,而打造集“政產學研金服”為一體的汽車科技協同創新和交流平臺就顯得至關重要。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趙立金

成效顯著 同時問題凸顯

“可以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在市場占有率上,還是新技術的應用方面,都擁有不錯的表現。”在趙立金看來,這些充分說明,通過企業多年來圍繞新技術進行的開發,以及政府等各部門持續不斷地投入,我國汽車產業在技術轉移的投入和積累,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汽車科技領域成果轉化仍然存在轉化難、成功率低、創新供給與企業需求錯位等問題。趙立金告訴記者,汽車行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確實一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創新資源比較分散,以及企業實際需求和創新研發的錯配等問題,當然,這幾年國家不斷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建立了多個科技轉化平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積極參與,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將產業化難題凝練成科學問題,再交由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解決。“但我們認為這還遠遠不夠。”趙立金指出,通過研究和分析國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后發現,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由第三方專業機構搭建的平臺,既可以充分了解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工作內容與方向,又能夠充分了解到企業的實際研發需求,可以進行概念驗證,同時還能引進一些進行孵化和轉化的金融機構,從而形成合力,實現融合共創,更高效地推動汽車行業新項目進入到產業化和工程化應用的階段。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籌備并舉辦了“2024汽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大會”,打造集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金融支撐、資源優化配置為一體的汽車科技協同創新和交流平臺,旨在探索和建立創新轉化產業協同機制,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汽車強國建設。

了解需求 評價驗證 推動落地

趙立金認為,對于當下的汽車產業來說,在實現電動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轉型過程中,尤其是多方向的融合賦能,使得汽車可能會成為率先應用和最佳的載體,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和感知等?;诖?,汽車未來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就更加需要產學研各界的協同創新,推動實現更高效的成果轉化。

“事實上,我們從2020年就成立了汽車科技轉化的專項工作組,2022年經過學會理事會批準,正式組建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技成果評價與轉化工作委員會。”據趙立金介紹,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開展了很多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包括走進高校、組織賽事等,終于在4月12日成功舉辦了2024汽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大會與汽車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將大家聚集在一起,搭建起了全行業如此大規模的合作交流平臺。

趙立金指出,在學會所致力于打造的,集“政產學研金服”為一體的汽車科技協同創新和交流平臺中,除了政府、產業和高校研究機構等傳統參與方,還加入了投資和金融機構,他們也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平臺的支撐,學會將一方面充分調研和了解企業的技術創新需求,包括“卡脖子”等關鍵技術,隨后通過找準一些創新團隊、高?;蜓芯繖C構,來進行對接;另一方面,學會還將面向技術創新的一方,通過技術交流,對其進行評價和驗證。已經接近產業化階段的項目,還能直接為其提供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等方面的幫助,早日助力技術轉化與落地。

以賽事為牽引 共育創新型團隊

為推動我國汽車科技的創新應用,大會還同期舉辦了“2024汽車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以賽事為牽引,挖掘高潛力創新團隊,整合“政產學研用金服”等創新資源,貫通研發、孵化、轉化、投融資服務等關鍵鏈條,共同培育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創新型團隊,加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汽車強國建設。據悉,大會現場舉辦了2024汽車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大賽共征集132個創新項目,其中71個項目進入決賽,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最具投資價值項目、最具成長潛力項目、最佳創業團隊。

“我們發現,大賽是篩選科技轉移項目、挖掘和培育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創新型團隊的一種非常好的創新性模式。”趙立金表示,通過大賽,他們發現了很多優秀的創新項目與團隊,而且不僅僅局限在汽車行業。例如去年9月學會與清華大學的技術轉移學院和車輛工程學院開展合作,就發現了與汽車直接相關領域以外的很多成果,例如計算機、電子信息、芯片、軟件和材料等,而這些創新成果將來都可以應用到汽車上。

讓趙立金印象深刻的是,本次大賽中各個賽道的參與項目都非常前沿,例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智能底盤、動力電池和管理控制等,智能網聯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新型芯片和智能座艙等就更不用說了。“可以看到,每個創新團隊都展現出了明顯的高技術特征,團隊人員的學歷也都非常高,并且充分面向了汽車產業未來的技術需求。”趙立金指出,通過大賽這種新模式的探索,希望能將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各方的資源集聚起來,共同發掘有潛力和發展空間的項目,協同孵化、轉化落地。

(0)

首頁 聯盟介紹成員單位技術委員會重點工作最新動態共享數據庫聯系我們橫幅廣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

亚洲伊人久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