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修訂工作正穩步開展中,已初步形成階段性成果。“車能互動-充電基礎設施”專題(以下簡稱“充電專題”)按照總體項目組工作計劃,完成了“技術現狀評估報告”、“技術創新需求報告”、“技術綜合分析報告”初稿。為了確保完成“智能充電技術領域”路線圖書稿編制工作,根據項目總體組中期研討會和充電專題組意見,2024年8月24日,充電專題組邀請“智能充電技術領域”高校、行業及企業專家30余人在湖北召開線下研討會。此次會議由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路線圖3.0充電專題“智能充電技術領域”研討會專家合影
此次充電專題“智能充電技術領域”研討會由充電專題組組長邵浙海和副組長王麗芳一同主持分段議程,充電專題組副組長黃學良、亓峰,“智能充電技術領域”副組長彭鵬,其他技術領域主要執筆人,以及來自行業、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30余位專家及企業代表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充電專題組組長邵浙海首先介紹了召開此次研討會的目的,充電專題組最近工作進展、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提出路線圖3.0近期工作安排,一是需要各參編單位及專家基于深化調研準確梳理各技術現狀及指標參數,二是提出合理的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充換電關鍵創新技術及指標,三是各技術領域近期分板塊召開一次研討會,對本技術領域所提關鍵技術及指標參數進行核定,同時,各技術領域加快組織主要參編單位及專家撰寫書稿,并在9月15日之前完成書稿初稿;最后對行業各位專家對學會路線圖3.0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充電網絡業務部副總裁彭鵬做了致辭,他指出“智能充電技術領域”是充電專題中的基礎技術,也是其他技術領域的基礎,討論和研究好本技術領域技術需求和關鍵指標參數,可以很好的為其他技術領域提供支持。華為作為“智能充電技術領域”主要參編單位,與學會一起組織好本領域專家,召開此次線下研討會,希望與會及線上專家暢所欲言,達成共識。通過此次研討,盡快完成路線圖3.0書稿初稿編制,助力我國充電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進而推進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充電專題學會聯絡人胡進永,首先對學會路線圖3.0總體進展做了簡單介紹,對已經開展的相關工作及成果做了講解;然后,對路線圖3.0整體項目組近期及未來工作計劃安排做了宣貫;最后,對前期技術群完成的“技術現狀評估報告”、“技術創新需求報告”、“技術綜合分析報告”三份報告,結合模版,指出相關不足,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議等。
充電專題組副組長王麗芳首先介紹了“智能充電技術領域”發展目標與關鍵指標設置的建議,然后詳細解讀了“大功率充電、快速自動換電”路線圖設置情況,最后,她指出目前領域各技術方向關鍵技術及指標參數還存在缺失,需要各參編單位及專家進一步完善,對已有技術及指標參數進行討論優化等,同時,希望各參編單位及專家按照路線圖總體時間安排,以及各報告模版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節點工作,順利完成書稿初稿編制。
華為韓忠華、清華大學李亞倫、國電投劉麗芳、億創智聯姚辰、特來電韓松,分別代表“充放電電源變換”、“大功率超快充”、“快速自動換電”、“自動充電系統”、“儲能電堆系統”、“光儲配站控系統”等技術方向發言,主要對技術方向已確定的關鍵技術,指標數據和測算依據,需要探討的問題或跨領域協調問題,創新發展需求等做了詳細介紹。與會及線上專家對各技術方向展開了詳細的討論,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及修改建議,進一步明確了各技術方向的關鍵技術及參數指標,為路線圖3.0充電專題書稿的順利編制打下基礎。
充電專題組組長邵浙海在本次研討會的總結中指出,“智能充電技術領域”召開的此次線下研討會,預先提煉出相應協調性問題,以問題導向開展對癥研討的方式有助于加快形成共識,為其他技術領域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富有成效的范示。此次研討會之后需將各技術領域間相關協調性問題再做一輪清單梳理,明確各技術方向參編單位及專家分工,為下一步書稿編制提供支撐。希望其他技術領域參照“智能充電技術領域”研討方式,盡快組織各技術領域參編單位及專家召開相關研討會,按照學會總體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
與會專家研討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