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單位登錄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官網
所在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態 > 聯盟動態

路線圖3.0動力電池專題技術研討會在深圳成功召開

發布時間:2024-11-06 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2024年11月4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承辦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以下簡稱“路線圖3.0”)動力電池專題技術研討會在深圳比亞迪總部順利召開,來自清華、北大、北科大、吉大等高校;中電科十八所、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電工所、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科研院所;北汽、廣汽、一汽、東風、上汽、長安、長城、宇通、福田等整車企業;比亞迪鋰電、蜂巢能源、國軒高科、巨灣技研等電池企業;麥格納、電裝、中偉、星云電子等零部件企業的專家共計6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合影

會議現場
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杰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肖成偉聯合主持。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黃學杰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 肖成偉

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進行了致辭。他首先對各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也表示,將積極發揮比亞迪鋰電在路線圖3.0動力電池專題中的作用,一起與行業同仁推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牢筑優勢地位。
 

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 孫華軍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化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部部長曲婧瑤進行了致辭。她指出,路線圖從1.0到2.0發展到今天的3.0,伴隨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由弱到強,特別在動力電池領域路線圖的研究深度不斷提升、顆粒度不斷細化、覆蓋產業鏈廣度不斷擴寬,已經從指引技術產業方向逐步增添對企業新技術規劃、新產品開發牽引性參考的屬性。路線圖編制研究到了關鍵階段,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專家建言獻策,細致研討,充分論證指標體系和目標值的科學嚴謹性。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化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部部長 曲婧瑤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化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部研究員孫旭東整體介紹了目前動力電池專題的修訂進展。他從修訂背景、修訂進展回顧、現狀及趨勢展望、路線圖3.0綜合分析進行了介紹。目前動力電池專題參與修訂工作的專家有200余人,單位有100余家,經過各專家的一起努力,目前基本形成研究報告,還需進一步完善內容。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化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部研究員 孫旭東

北京大學教授夏定國介紹了關鍵材料子領域的工作進展和關鍵技術指標建議,經現場專家熱烈討論,在指標體系方面,建議進一步優化指標架構分類并注重與電芯領域的銜接性和整體性,需要進一步補充鈉離子電池相關材料指標以及鈉離子固態化的體系邏輯;在術語描述方面,建議用極片膨脹率作為負極膨脹的性能指標;針對負極材料,重點描述可逆比容量、首次效率、循環壽命,并補充在技術路線中占主流的石墨指標,重點聚焦快充、低溫性能;在隔膜方面,建議補充力學性能、孔隙率、離子導電率等指標;在集流體方面,建議補充銅箔、鋁箔、復合集流體材料,并重點對厚度、延展性、成本等指標進行描述。
 

北京大學教授 夏定國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濤介紹了電芯設計子領域的技術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和技術指標情況。根據與會專家研討意見,考量將全固態電池分為高端型和經濟型兩種;新體系電池方面,可將鋁空氣電池擴展為金屬空氣電池,并考慮是否增加氟離子電池;應對快充技術發展需求,補充相關性能指標;在成本方面,建議可設置動態調節的機制,即根據電池原材料的成本動態變化;壽命方面,建議增加能量型電池商用型的壽命指標,與整車設計需求保持一致。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王建濤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麗芳介紹了系統集成子領域的工作內容和技術指標情況。經現場專家熱烈討論,主要形成以下修改建議:在術語描述方面,建議對成組系數的具體計算方式進行明確,對標準化率計算方式和范圍進行明確;在電氣性能方面,與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協同聯動,考量如何表征電壓平臺、電壓等級設計等指標;在成組成本方面,建議根據液態電池(三元、磷酸鐵鋰)、全固態、鈉離子電池等進行區分,并可根據生產數量級調整成本指標;面對高度集成化發展趨勢,增加對于后市場保險居高不下的維修問題研究,考慮在可維修性方面增加技術描述;在熱管理方面,建議增加低溫啟動、低溫放電率等指標;壽命方面,建議增加系統壽命指標,做好與電芯壽命承接和整車壽命承接的作用;全固態電池方面系統性指標不足,建議增加約束力和智能控制技術相關描述;面向未來立體交通場景,可考量后續飛行汽車用動力電池系統的相關技術和指標描述。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 王麗芳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介紹了電池制造子領域的后續高質量發展愿景與技術指標情況,一方面以電芯標準化牽引裝備產線的可靠性、長期穩定性;另一方面,以同步技術、智能在線監測技術、閉環一體化控制促進產線整體連續性,保障動力電池產業整體規?;哔|量制造需要。在指標體系方面,對于本征安全的術語使用規范性有待商榷,可以改成電池失效比例的描述,并對三元和磷酸鐵鋰電池進行區分;注重引導數據閉環體系構建,牽引上下游數據拉通共享機制,通過模型技術和特征提取,在制造端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反應材料特征、工藝特征,促進智能制造和檢測裝備數字化轉型,賦能產品合格率提升,性能、壽命預測等。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陽如坤

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戰略企劃部部長武雙賀介紹了電池回收及再利用子領域的前期工作進展和技術指標設計情況,在材料回收率方面,指標的確定要綜合考慮技術手段和經濟性,并非越高越好;電池再制造方面,從系統再制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三個層面梳理考量,增加對短流程再生的描述并確定相關指標;最后,電池回收再利用子領域除了經濟性指標以外,立意要高遠,要重點體現對資源循環利用和低碳發展的意義。
 

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戰略企劃部部長 武雙賀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芳介紹了研發工具、測試評價及標準體系子領域的技術現狀、未來發展趨勢、技術指標情況。經現場專家熱烈討論,主要形成以下修改建議:在術語描述方面,建議加速對半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的定語標準的研制進展和相關描述;在檢測技術方面,從關鍵材料到極片的檢測手段進一步補充,重點考慮加速法在產品壽命可靠性、性能、安全等各方面測試驗證方法的研究,助力產品開發的高效快速迭代;在研發工具方面,以功能性進行軟件區分,建議補充軟件、算法、模型等可量化的技術描述及相關指標;在測試評價方面注重與制造子領域協同,補充數字孿生相關技術及指標描述。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王芳

清華大學博士王放介紹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子領域專題研究情況,在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方面,建議結合國家可再生能源比例戰略規劃再確定;在碳足跡方面,建議補充正極、負極、隔膜、電解質的碳足跡指標;在梯次利用方面,建議補充相關技術、指標描述和市場規模;再生料利用率方面,建議補充銅箔、鋁箔、石墨、錳等比例指標;并提高各時間節點再生料利用率的比例指標;電池流通方面,建議補充電池護照相關描述;降碳路徑方面,需要考慮干法電極等新工藝、新技術對于整體制造降碳的潛力。
 

清華大學博士 王放

 
會議最后由肖成偉進行總結,他指出,各個專題領域需要加強各領域協調統籌,明確各領域專題研究邊界,保障專題內容一體化架構設計、銜接性;第二,在技術指標前瞻性、科學性、嚴謹性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梳理,根據本次會議研討結果,持續完善技術指標;第三,由于路線圖修訂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副組長單位需要加速修訂進展,特別是關聯性較大的子領域加強跨工作小組溝通,確保按期完成研究任務。

 

(0)

首頁 聯盟介紹成員單位技術委員會重點工作最新動態共享數據庫聯系我們橫幅廣告位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

亚洲伊人久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