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指導、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第三屆無錫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順利召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基礎軟件分會秘書長張文杰受邀出席大會,并代表編寫委員會正式發布《智能底盤操作系統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基礎軟件分會、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牽頭組織,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軟件分會秘書長張文杰,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秘書長趙立金,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張衡擔任編寫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張俊智擔任指導專家組組長,共有來自高校院所、主機廠、零部件、軟硬件等38家單位參與編寫和研討,歷經數月共同完成了白皮書內容編制。白皮書的編制,為行業形成共識及產品落地做好架構先行、標準引領工作。
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底盤技術需要進行智能化升級,以適應新的需求。智能底盤操作系統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進行架構重塑和技術創新,以支撐底盤與動力域、智駕域的深度融合,并實現整車統一操作系統,為車路云一體化架構提供基礎支撐,推動汽車產業的全面升級。
面向集中電子電氣架構及中央集中控制趨勢的智能底盤操作系統創新架構和關鍵技術作為白皮書的關鍵成果受到關注。該架構在兼容AUTOSAR CP/AP標準基礎上,對智能化共性服務框架進行了升級,系統軟件方面加入虛擬化管理及SOA框架;功能軟件方面,定義接口抽象及數據處理、實時框架、安全框架,提出車云協同計算框架,服務層集成底盤域及跨域共性服務軟件組件,靈活實現應用功能開發及部署。該架構具備分層解耦、異構融合、高實時和高安全、軟件定義等特性,能夠有效支撐智能底盤應用的高效集成、定制化開發和智能化擴展。
智能底盤操作系統作為智能底盤發展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其發展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引領,促進智能底盤操作系統參考架構形成行業共識,同時,通過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形成開源共建的開發培育機制等構建開放協作的產業生態,才能有效推動智能底盤操作系統的集成交付及量產應用。
白皮書基于深入調研和廣泛研討,綜合考慮芯片技術、動力系統、智能駕駛與底盤技術的融合趨勢,以及影響整車智能化的關鍵技術發展方向,將為智能底盤操作系統的定義和范圍奠定基礎。白皮書形成的共識,將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而持續更新和迭代,為智能底盤操作系統及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了解詳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下載白皮書全文
單位 |
清華大學 |
復旦大學 |
香港理工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 |
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重慶長安股份有限公司 |
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 |
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雷達新能源汽車(浙江)有限公司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博世華域轉向系統有限公司 |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
采埃孚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布雷博制動系統有限公司 |
華為數字能源有限公司 |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國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比博斯特(上海)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恒創智行(浙江)電控制動系統有限公司 |
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吉孚汽車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
易特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普華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國科礎石(重慶)軟件有限公司 |
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 |
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
合肥杰發科技有限公司 |
蘇州愛索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21 CHINA-SA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京ICP備13022631號-3
地址:北京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 郵編:100055
Tel:010-50950000 Fax:010-50950095